如果这个问题在10年前问,估计十有八九大家都会说买房。毕竟任何一个城市,10年来房价都涨了好几倍,银行的利息根本打不过房价!现在呢?你知道,未来10年会发生什么?如果我们用这笔钱买房,换句话说,就是在房价上涨上“赌博”。要知道,如果房价涨了,那我们就不吃亏了!那么未来房价还能涨吗?
先看供给端。随着城市可用土地资源的减少,未来的房屋供应量可能会减少。比如今年上半年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去年下降了1%。所以从供给端来说,可能会支撑房价上涨!那我们再来看需求端。最近中央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都在收紧。正如《人民日报》评论的那样,“炒房”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,所以未来房地产的投资需求基本“无望”,而这也确实是过去几年助推房价的主要原因!
5、任何调整都不可为 炒房开方便之门如果放松限购、限售等措施。,而让炒房资金再次流入楼市,必然会进一步推高房价,使许多改善居住条件的刚需居民难以实现,增加楼市泡沫和潜在的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。各地对楼市调控政策的任何调整,都应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,不应为炒房敞开大门。近期部分城市的楼市调控政策出现了一些变化。主要特点是放宽购房限制是人才引进相关激励措施中的重要内容。
比如有的地区人才引进门槛是大专以上,有的地区涉及上百个特定行业和职业,有的地区降低甚至完全取消准购的纳税和社保年限,甚至没有工作证明,这些都会增加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,促进销售增长,进而带动房价上涨,极有可能为投资投机性购房打开大门,使炒房资金再次流入楼市。2016年9月30日,北京、天津同步出台调控措施,拉开了此轮房地产调控的大幕。
6、 炒房心理是何心理?最近,随着北京楼市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和层层加码,10天9大招的发布,让一些人坐不住了。打着“楼市心理调查”的幌子,实际上是鼓吹“抢着上车”。这种所谓的“心理调查”是一种什么心理?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,让很多人记忆犹新。对于房子来说,“住”字和“炒”字从两端入手,为楼市明确了发展方向。
就“房”的属性而言,年初的北京两会上,“住有所居”的民生情怀得到了充分释放。宏观走势方面,强调2017年全市楼市调控目标是保持平稳健康发展,价格方面实现“环比不增长”。这五个字可谓站在这里备案,无异于给全体国民立下“军令状”。在具体操作上,2017年全市将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万套,竣工6万套,通过自住商品房、安置房等措施覆盖越来越多的人群,让大家住得起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