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“开日”到“闭日”(傣历12月15日之后,次年9月15日之前),婚礼的主要内容是新郎新娘的祝福和绑弦。2.傣族以大米为主食,我喜欢糯米,最有特色的是竹筒饭。3.傣族的主要节日有傣族新年泼水节、闭幕节和开幕节。“泼水节”是傣族人们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,时间在公历4月中旬。节日期间主要活动活动有祭祖、堆沙、泼水、丢包、赛龙舟、燃放烟花、歌舞狂欢。
4、 傣族是如何过泼水节的?China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,人口近百万。主要生活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、云南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、耿马、孟连等自治县,其他散居云南各地。傣族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傣语系傣语支,历史悠久。全民信佛,但原始宗教活动也很普遍,如祭祀神灵、鬼神、农业、狩猎、灵物等。泼水节其实是傣族的大年初一,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(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)举行,为期三至四天。
1.产地傣族泼水节又称浴佛节,傣语称比迈(新年的意思),在西双版纳德宏地区又叫上汉僧钥傣族。这两个名字都来源于梵文,意为周转、变化和转移,意思是太阳在黄道十二宫运行了一周,开始过渡到新年。阿昌族、德昂族、布朗族、佤族等民族都庆祝这个节日。柬埔寨、泰国、缅甸、老挝等国也庆祝了泼水节。泼水节起源于印度,是古代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,后来被佛教吸收。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经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。
5、 傣族的风俗习惯傣族的主要节日是傣族日历中的泼水节、收节和开节。“泼水节”是傣族人们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,时间在公历4月中旬。节日期间的主要节日活动有祭祖、堆沙、泼水、丢包、赛龙舟、烟火、歌舞狂欢。禁忌:禁止外人骑马、赶牛、挑担、蓬头垢面进入寨子;进入傣家竹楼,要在门外脱鞋,往里轻走。不能坐在壁炉上方或跨过壁炉,不能进入主人的内室,也不能坐在门槛上;壁炉上的三脚架不能动,火不能蹬;不要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;不要用衣服当枕头,也不要坐在枕头上;晾衣服时,上衣要在高处晾,裤子和裙子要在低处晾;进入佛寺要脱鞋,避免触摸小和尚的头部、佛像、长矛、横幅等佛教圣物。
6、 傣族族节日风俗傣族泼水节又称“沐浴佛节”,傣语称“桑比迈”(意为新年的传统节日傣族 赶摆),类似汉族春节的“庙会”。小布少赶摆组合是根据这个传统节日编排的欢快舞蹈,傣族舞蹈特色注重动静结合。手臂动作多为弧形,下半身多为动态起伏,舞者在舞蹈中常常摆出各种优美的造型,呈现出雕塑般的形态。